在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人像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光辉。宋朝开国名将司超的七世孙司君锡,即皖鄂赣三省司氏的始祖绶公,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。 五代末年,司超追随安叔千从江西永修白沙迁往大名府,为宋朝的统一建立了伟大的功绩。而司超的七世孙绶公因不愿臣从伪主张邦昌,又从金陵凤阳泗州迁回永修白沙居住。他的高洁品行和坚定志向,如同明灯照亮了后人的前行之路。 如今,绶公的后裔们星居全国各地,主要聚居在江西永修、丰城、鄱阳,安徽宿松、望江、湖北阳新等地,至目前已有联系的男性裔孙近5000人,他们皆以绶公为傲。 在美丽的云居山南麓,有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村庄,南北朝时期的司马镐、司马延义父子就来到这里居住,算起来至少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。这个古老的村庄而今高楼林立,它就是白沙村,属云居集团大源村管辖。 绶公的墓地,就座落在美丽的白沙,乾巽兼戌辰向,历经近千年的风风雨雨,见证了岁月的变迁,这既是司氏宗族的祖迹,也是中华民族的古迹。然而,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,绶公墓饱历沧桑。1840 年曾作修整并立新碑,但后经战乱和运动的破坏,再度变得满目凄凉。 然而,绶公支下的裔孙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源。每年清明,他们都要到墓地祭拜。改革开放后,绶公的后裔们从全国各赶回老家永修县,到白沙扫墓祭祖。 特别是2023年,来参加祭祖的人数空前,来参加祭祖人员的居住地空前。除绶公支下主要聚居地永修、丰城、阳新、宿松、鄱阳、修水都有人参加外,还有来自南昌、合肥等等其他地方散居人士参加。有男士,有女士,有青年有为的成功人士,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,更是有多种行业的人士参加扫墓祭祖。 参观老区司氏木屋 在老家司朝金、司小阳等众位宗亲的安排、带领、解说下,祭拜了先祖墓,参观了革命老区司氏村庄,了解了老区司氏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。 作家司舜指导查阅族谱 在著名作家司舜的指导下,浏览了不同版本的宗谱。宿松司德普把这段难忘的祭祖聚会,拍摄成了三集视频,在百度、头条等平台上搜索《司马氏宗谱》即可查看。 但大家面对 近千年的祖墓,心中的祖宗圣地,碑断残,墓低陷、草乱生、景荒凉,心中充满不忍,都有重修祖墓古迹的强烈心愿。 以司朝金、司绍华、司小阳等为代表的永修老家宗亲和宿松司金林、司爱国等宗亲,顺应大家心声,他们商议决定,在祖国繁荣昌盛、科学文化齐发度展的大好年代,于2024年的春天募集资金,重新修整绶公祖墓,以报先祖宏恩,保护祖墓古迹。 这个决定得到了老家族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,大家勇跃捐资,慷慨解囊,有捐2000的,有捐1000的,有捐几百元的等等 居住路近的永修宗亲,既积极捐款,又热情出力。远在安徽宿松、湖北阳新、以及江西其他地方的宗亲,他们路遥虽然无法亲临施工现场,但他们也热情捐款资助,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所有宗亲都用自己的行动,诠释了对绶公的敬仰和对家族的责任。祭奠着绶公的英灵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不仅是在缅怀先人,更是在传承家族的文化和精神。 安徽省宿松县司氏宗亲家族长司金林经由司小阳,代表宿松司氏宗亲向江西永修重修始祖绶公墓捐款1万元 永修当地的裔孙们,用自己的捐资出力,修整祖墓,展现了对家族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。他们的行动,让我们看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的力量。 永修的司氏绶公支下裔孙们,你们的善举和热情,将永远铭刻在家族的历史中。你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,无论时光如何流转,家族的根永远深植于我们心中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传承家族文化,弘扬祖德精神,为家族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! 首发:2024-05-17 11:48 今日头条号“司马谦” 作者:司马谦 线索提供者:司小阳 |